父親在7/28 日晚間從醫院回到家後離開人世。而家裡陽台上的金桔在父親回來後第二天盛開。這幾晚走到父親身邊,總是一陣清香撲鼻而來。金桔小小的白花就像我父親這一生的為人一樣,雖與世無爭,但其品德高雅純潔,令人不得不對其心生仰慕。
我的父親在民國17 年於山東省萊陽縣出生。父親是家中長孫,希望所冀,因此十三歲便離家,先後到濟南與青島求學。十七歲時因國共內戰,他以流亡學生的身分,隻身跟著國民政府部隊輾轉遷台。當時他舉目無親,只能自力更生。幸好有同鄉的叔叔嬸嬸照顧,稍稍了卻父親的孤單。父親一方面抱著報效國家的志願;一方面也因為經濟因素,便報考了公費的國防醫學院,從此開始了他濟世救人的神聖志業。
父親年輕時的歲月我了解不深,但從父親留下的日記中可以看出,父親是位仁心仁術的好醫師。他在醫學院畢業一年後的日記中寫著:上帝造人就是要你為人服務,不管你是智者愚者,只要盡其心力服務於世人,不管你是否成為偉人,人生也就無愧於心了!
而父親一生,就是這樣無愧的奉獻給病人,奉獻給我們家。
父親在行醫年間,我常當小跟班陪在醫院裡。多次我見識到傷患的家屬因焦急而對父親咆哮;然而不管父親如何的被辱罵,他只是默默的為病患盡心診療,他從來不回嘴,也不因惱羞成怒而隨便看診。父親也一身廉潔,別說常聽到的紅包事件,父親就是連辦公室的一隻筆一張白紙,也不會占為己有。他一輩子正直也從不攀附關係,他的氣節是我所景仰,也引以為榮的。而父親也窮其心力涉略廣博的醫學知識。他雖是西醫但也研讀中醫書籍;他更是力行
「活到老學到老」這句話,年過古稀之年,仍進修專科醫師,每月兩回還得繳交測驗答案。父親一直工作到77歲才因行動不便由醫師崗位退下。
父親是位極為勤儉的人,身上的汗衫破了很多年,他也不介意,仍繼續穿。他的代步工具永遠是生鏽的腳踏車。他躺的涼蓆已經破舊的用膠帶補了又補。一生中從不捨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一毫。記得2009年在台北振興住院,我與姊姊請他到醫院中附設的餐廳用餐,裡面的菜餚都是父親愛的外省口味,但父親看到一份菜餚標價三百多元,便搖搖頭說:好貴。其實我們都已工作,三人一千上下的帳單實在不算奢侈,但對父親來說,便是他不捨破費的享受。
我的父親就如同他日記中寫得一樣,不是顯赫的偉人,但他一生正直的氣節,無私的奉獻,是我們身為女兒深深引以為榮的。我想告訴他,爸,謝謝您,把我跟姊姊生養的這麼幸福。做您的女兒,我們很驕傲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